Appearance
序
序一 冯积岐
一个思想者的艺术结晶
——读李振宇《火凤清音》诗联散文集
在岐山的作家群中,李振宇是个性鲜明的一位。他坦诚、率真、敢于直言,敢于表达,敢于宣泄;不遮掩,不做作,不拘泥。这正是一个真正的作家所具备的个人品质,个人修养。他嘴里说的,也是纸上写的。这种性格适合于作文而不宜做官。当今的文坛政客、混混子不少。他们或把自己打扮成作家的模样,穿梭于政界与文坛之间,或者把政客的把戏带进文坛,跳上窜下,沽名钓誉。而李振宇虽然在政界,却是情系文学,心系文学。无论他的创作成就大小,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作家。他的作文是纯粹的,情感是纯粹的,精神是纯粹的。他保持着一个作家最起码的良知良能——能够说真话,勇于说真话。这对于任何一个大作家或小作家来说,都是值得钦敬和尊重的。
在我看来,《火凤清音》这本集子,就是李振宇思想感情的结晶。他是一位善于思想的写作者。他思考的是这个时代的某些缺憾;是人的生存状态;是人生的诸多弱点。诸如贪权、贪财、贪色所带来的灾难;他思考的是道德的重建,比如孝心、爱心以及人的尊严缺失。这在他的对联、诗歌、散文、论文中都有所表达。思想,使他躁动、不安、忧郁、烦恼、痛苦。十八世纪,欧洲一位哲人说过:“崇高总是产生于恐惧或痛苦。”一个不思想者,一个安于现状者,一个麻木之人,他们的痛点消失了,和这个时代保持着极大的认同,生活得很舒适,没有痛苦,也就和崇高无缘了。思想,给个人带来的是痛苦,给艺术带来的是硕果。李振宇的这些作品,是思考的结果,是思想的丰收。
李振宇的作品存在的意义,值得阅读的意义,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思考用汉字排列组合,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,使那些麻木而无奈地活着的人们,从中窥视到自己精神上的症结所在;使依旧在挣扎、在奋进的人们为之振奋。如今,那些生活得比较安舒的人,大部分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,有比较可观的收入,有一定的社会地位,甚至有位子、有车子、有房子、有票子——也许什么都有了,就是人生没有目标,活着没有作为。他们不被“人生为什么而活着”这个命题所折磨,不思考这个时代的弊端是什么,不思考人类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。假如他们能够读一读李振宇的作品,就好比端起镜子照了照自己,就能发现,在权力至上,在极度商业化的时代,仍旧有像李振宇这样甘于寂寞、辛勤劳作的文学殉道者。也许,李振宇的一副对联、一首诗歌、一篇散文,会使他们思考: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?
对于李振宇的作品,我就不一一分析、解读了。我相信,一百个读者会有一百种感悟的。对于李振宇的为人、为文,我只能谈一点浅薄的印象并以此为序。
冯积岐
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
2011.11.28 于西安
序二 武文宝
自古以来,太过正直之人,似乎从骨子里就不是为“官”的材料;自古以来,太过张扬个性之人,必然有张扬之本钱。于是,太过正直和太过个性张扬的人都变成了文人。似乎,唯有笔端下的文字,才是他们可以寄托的心灵归宿。振宇兄台便是如此!
认识振宇兄台,纯属偶然,也是必然。因为我们“臭味”相投。我们的认识,只能说是心灵的一种契合与交流吧!俺与兄台未能握手却已交心。多年来在网络、行业刊物上,我们通过作品和视频晤面而已。俺甚至至今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把我们紧紧捆在了一起!是文字吗?我和兄台严格来说,真得算不上文人,充其量,是个文学爱好者。是楹联吗?我们虽然都很钟爱,但无奈乃一双平庸之辈,并无太多建树。那是什么呢?是情缘的契合,是心志共鸣、交融,用此注解似乎一点不为过!
振宇兄台想出本自己的集子,因为他临近“二线”了。俺一直觉得:他到距离那个“终点”不远的时候,试图了却自己的一些个心愿。这个心愿往往就是自己数年思想感情的结晶。振宇兄台捧出自己笔下的“孩子”,是个大喜事。可他偏偏要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来写序。俺想推辞,可兄台说俺是铁定的人选。看这事闹得,俺套用京剧《沙家浜》的一句台词“胡司令结婚,叫俺站岗”,真是这样的感受!管他是站岗,还是写序,俺认了。甭管写得好坏,俺把心里话与真实感受写出来就行,至于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之序,俺管他呢?!!
俗话说文如其人,这个比喻对于兄台而言,还真是恰如其分。那么,作为小弟眼中的哥哥,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?首先,他是个憎爱分明、性烈如钢的人,也正因为如此,其仕途坎坷艰辛。马上要“二线”的人了,在县局仅混了个吃公粮的差事。副就副吧,可他偏偏要守望那些根植已久的“法纲”之类,以累其心;其次,习惯了两袖清风的秉性,刚正不阿,见不得半点贪腐邪恶!我的哥哥哎,一辈子没搞清“水至清则无鱼”的道理。就这秉性,又有谁能改变他呢?难怪从政20多年,好事没赚着多少,尽碰上一些被屈骗的运……
关于其人,可见一斑。用兄台自己的话说是个“软硬汉子”。我们不妨先从其联语中寻找“软”在何方。题玉树地震联:“四海半旗,默哀民命黄金贵;六合众爱,怒叫震灾魔鬼羞。”悼宝鸡联坛旗手容绍先生“谁摧联手归仙道;我唤容师调船头。”赠女儿“辛酸苦甜咸,百味尝足始长大;净丑生末旦,十行弄懂堪称奇。”从以上联语的字里行间,俺读出了他清澈如水的情感,也读懂了他“软硬汉子”这个似乎矛盾的自诩,这就叫铁汉柔情!
纵观兄台涉猎广泛到令人瞠目的各类题咏,俺很快发现:兄台貌似信手拈来况放荡不羁的许多作品,多以鞭笞而出现,或讽或嘲,无不透露着凛然正气,或许就是他“软硬汉子”之硬吧!如廉政联“暗度岂容日照;正行何惧巫邪。”为苏杭两贪腐市长而作“地府冷清,阴曹阎王迎市长;天堂腻闷,苏杭市长访阎王。”……
其实,如果用“软硬汉子”来形容李振宇先生,那还远远不够。俺倒觉得,兄台除软硬之外,更多的则是睿智。请看:题联友家庭作坊“鼠智制成农家富裕模;牛春绽放屋顶吉祥花”联语,其传神的笔法,把民宅屋顶装饰的脊兽和春意形象地表现出来,这便是睿智。
俺曾多次与兄台调侃,戏称其就象一门有理性保险装置的大炮,一旦被击发,他就能从中得到一种释放的快感、一种正义和尊严被捍卫快感!好多体面的“庞然大物”,在其浩然法理的射击中依次倒下了。兄台这次出个人诗联散文集子,更是深思熟虑了的。俺相信,此发命中,定会使有的人蒙羞汗颜、低头不语;有的人立马心绞痛,或日瘦三分;有人则开怀大笑,喜其共鸣,分享其苦乐;使更多的人会走进人性深处,社会的深层,夜阑把玩,静嚼其味。果真如此的话,那就不仅仅是兄台一人得到快感的事儿了,俺何尝不也痛快一回呢?
振宇兄台,是个个性特征独特的人。俺早已从广泛涉猎其楹联、诗词、散文、随笔等等的文字间得到过具体的验证。俺佩服兄台,不仅佩服兄台之咄咄逼人的才气,更佩服他敢恨、敢爱的分明与磊落。关于恨,他恨的是那样的咬牙切齿,鲜血淋淋;关于爱,他是那样爱的真真切切、坚守不回。不管爱,还是恨,不就是我们的时代、我们的生活造就的现实么?
除了刚正和抨击,他的作品无不浸透着一个铁汉柔情的点滴情愫……
试读他借用心语的诗——用友情穿梭心与心的距离/一如阳光穿越山林沟溪/播下点点青春印记/把曾经的梦/淡化成一幅风光旖旎/在不经意间翻看/是那样的从容瑰丽/把美丽的情怀/浓缩成无数微子深藏心底/只有微风轻拂宁静的湖面/湖心就悄悄荡起可爱的涟漪/把如酒的心情……人,不论是什么人,只要来到这个纷杂的尘世间,都会谢幕的。有的人尽管一生风光占尽,但是没有给世界留下值得留恋的东西,他的谢幕竟象一粒尘埃,悄无声息;而有的人,一生似乎没什么轰轰烈烈,但他有充实的人生和相对完美的人品,他必然会有一个完美的谢幕,他的完美谢幕将永远定格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……振宇兄台必然是后者,俺试图也是。当他站在西岐箭括岭之颠,用《火凤清音》唱响人生绝唱的时候,一定会有许多心存公理的人们为之喝彩,我必然是荣幸的一位!
武文宝
河北省张家口教育学院高级政工师
河北省张家口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
序三 王宏兴
李君振宇,先周发源圣地岐山人氏。曾与我同事,且神交多年,故而,深知他自幼受周文化之熏陶,敏而好学,文学功底扎实,文化底蕴深厚,况为人忠信正直,为教呕心沥血,为官一身正气,实乃学付于行之一位学者清士。
《火凤清音》是他的经世之作。其繁文简语,显才子风采。卓识奇思,诚诗人本色。夫舒性情而为著述,缘阅历以作篇章。一字一语,皆出肺腑。名言至理,妙句清新。片玉碎金,弥足珍贵。其意境清如梵室之钟,发人深省;其声响若尼山之铎,别有深思。清代文豪涨潮云:“凡一切语言文字,总是才子形神。”人妙则神自妙;人正则神自正;人清则神自清矣!
《火凤清音》是一部奇书:
特征之一,笔不轻下,笔触所及范围甚广且笔下有物。无论是天上日月云霓,还是地上蜘蛛蚂蚁;无论是山川胜景,还是石树花影,皆有所及。大千世界有生命、无生命的东西,在作者笔下都成了表现某种人生体认、人生哲理的载体。
特征之二,则是作者将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解,运用各种文学体裁得以抒发出来。文笔清新可爱,哲理丰富幽深。大有“能言人所不能言,道人所未经道。”之内质。令人耳目一新,回味无穷。
特征之三,就是作者在诗联作品后附有画龙点睛的解释。虽然只言片语,但都能从不同角度深化作者思想,展现其为人处世正直豪爽的品格和忠肝侠胆的君子风范。
总之,《火凤清音》源于社会生活之实践,皆是作者人生之体认。字清语真,诚实质朴。言无罪而闻足戒哉,是作者之所以尽心焉者也!请读者切勿以愤世骇俗之影响观之可也!
王宏兴
中国法门寺文化学者、《四书》课教师
壬辰孟秋于法门